服務熱線
13706606868
清明,三月節。按《國語》曰,時有八風,歷獨指清明風,為三月節。此風屬巽故也。萬物齊乎巽,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就養生調理方面來講,清明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氣。
《黃帝內經》中寫道:"寒氣生濁,熱氣生清。"從立春到清明整60天,其間經過雨水、驚蟄、春分,大地漸暖到了清氣上升的時候。
中醫認為人應四時,春季萬物生長,機體也是如此。那么清明節氣該如何養生呢?
飲食養生
清明時節雨紛紛,雨水一多,環境濕度就會變高,如果此時身體不好,外濕引動內濕,就會出現各種不適的癥狀。
風、寒、暑、濕、燥、火,中醫認為,濕邪是六大致病因素之一。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脾的功能不好,無法很好的運化水濕,就會加重體內濕氣。
體內濕氣重,會有哪些表現呢?
最明顯的表現在舌頭:舌頭胖大、舌頭邊有齒痕,舌苔白,都可能是脾虛。另外,濕氣重,還會表現容易困倦。中醫中有“因于濕,首如裹”的說法,濕氣重,頭好像被裹起來,昏昏沉沉的。所以,春天的飲食要注重健脾化濕,茯苓、淮山藥、薏米等食材,都有健脾養胃的功效;當季的野菜,比如香椿,疏肝健脾。
起居調養
為了適應春天陽氣生發的規律,清明時節人們應當晚睡一點、早起一 些,舒緩形體,以使神志隨著春氣而舒暢怡然,這是養生的自然法則,違背了就會傷肝。風多、雨多是清明節前后的氣候特征,但人們外出時如果不加留心就容易受到風邪的侵犯。應做好保暖工作,最好準備一件可以隨便穿脫的外套,防止外邪的入侵”
節氣養生要點
從立春到清明,整整經歷了兩個月。這一日天清地明,萬物皆顯......
相應的,人體內的肝陽,亦隨春日漸深而愈盛,終在清明時節,達到最旺。古人把肝比喻為“將軍”,用將軍的剛強燥急、好動不靜的性格,來形容肝氣易亢易動的特性。
所以,這段時間出現眼睛干癢、莫名煩躁易怒、失眠多夢、口干易上火等肝火旺的特別多。有高血壓的一定要格外注意,尤其是老人。若能抓住清明“清氣上升”之勢順時養肝,則可以事半功倍的,除去體內長期積攢的痰濁毒素,實現身體內環境的天清地明。
那么除了上面提到的飲食、起居來調養外,我們應該如何進一步調養身體呢?
一是疏肝,肝就像一棵樹,最害怕的就是瘀堵,只有解開郁結的肝氣,才能充分調暢體內的氣機氣血,降一降肝郁引起的肝火;
一是柔肝,需要補一點肝血,肝為剛臟,賴血以養,其疏泄必須依賴肝血的滋養,若肝血不足,肝拿什么東西去疏泄?肝疏泄無力,最后又會造成肝氣郁結。
中醫認為,經絡決定人體健康,一旦經絡出現堵塞,人體就會出現諸多疾病。 因此,想要養生,保持經絡暢通是非常必要的。
綜上所述,其實經絡的通暢度直接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如果經絡不通,就會發出很多不舒服的信號來求救!各種不通的信號代表著不同的情況,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方法和穴位來調理。
疏通經絡的8個妙招 ,每天做一遍,經絡通暢百病消!
1滾揉后溪穴:保護頸椎、腰椎
如果你坐在電腦面前,可以把雙手后溪穴的這個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松地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效果。
2拍肘窩:排出心肺火氣和毒素
肘窩是一個經絡密集的部分,分別有肺經、心包經和心經這三條經絡通過,拍打肘窩可以排出心肺的火氣和毒素。
3瑜伽蝴蝶式:促進血液循環
晚上回家做一下這個動作,雙手抓住腳尖,膝蓋向兩側打開,盡量往地上貼,腰要挺直,雙膝有節奏向地板振動。每天10分鐘。
4搓摩臉部煥醒肌膚
雙手搓至發熱,干洗臉,搓揉面部60次,手掌搓熱輕柔的拂過即可。
5雙臂上拉護肩頸
保持這個伸展的動作10秒鐘,放松,再做一次。在伸展的過程中會感覺到肩頸背部的痛點。做完以后很舒服。
6拉伸脊椎緩解背部疲勞
保持這個姿勢10秒,放松,再做一次。
7提肩松膀護肩頸
站直,提起雙肩,感覺到肩部有酸脹的拉伸,保持這個感覺15秒鐘,放松肩膀。再做一次。
8按揉印堂改善心腦血管功能
一次40下為宜。這樣做可以調整內分泌、改善心腦血管功能、安神定志。
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一些產品來改善經絡不通的情況,周天律動旗下的經絡通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經絡通是集神經醫學、聲學、音樂、物理振動學、微電子,多方面有機結合的創新產品。經絡通要根據穴位對應使用,將經絡通的穴位按摩凸點對準穴位,松緊適度地綁好或壓好,用對應穴位的調理音頻菜單,調理一個穴位每次10-15分鐘為宜,一天二次,操作簡單,效果顯著;有機會的話大家可以試試。
逝者已矣 過好當下
過去的時光往往值得懷念,但唯有先死于昨日種種,才能在此刻新生,過好現在。
無論如何,認真照顧好自己,在此刻,在現在關愛自己和他人,享受生命,愛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