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3706606868
近日,國家衛健委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016號建議——關于重視三級康復體系有機融合促進中國康復事業加快發展的建議,經商教育部、民政部、國家醫保局、中國科協、中國殘聯,給出了相關答復。
關于把康復醫學調整為一級學科 加強中西醫結合發展在康復醫學中的作用
教育部大力支持康復醫學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
據《學位授予和人才養學科目錄設置與管理辦法》,有條件的學位授予單位可根據自身發展和社會需求在臨床醫學等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康復醫學相關二級學科。目前,北京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34所高校還自主設置“康復治療學”“運動康復學”“中醫康復學”等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開展研究生培養工作。教育部將繼續支持高校在臨床醫學等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康復醫學相關的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先行先試,不斷加強康復醫學高層次人才培養工作。
推進中西醫結合康復醫學的發展
中醫傳統康復一直是康復醫學的重要內容,自80年代西方康復醫學引入中國以來,兩類康復醫學一直在互相借鑒、互相交融、互相推動,兩類康復醫學都在為廣大康復患者提供整合的康復醫療服務。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今后我委將按照總書記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推進中西醫結合康復醫學的發展,更好的為人民群眾提供整合的康復醫療服務。
中加強多部門合作 整合康復醫療資源
近年來,衛健委攜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提高康復醫療服務能力,促進康復醫療事業發展,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推進康復服務體系建設
衛生健康、中醫藥部門不斷推進康復醫療體系建設,制定康復醫院、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中醫醫院康復科標準以及康復醫療服務相關標準,規范發展。
民政部門加強養老服務機構康復服務功能,為老年人提供更加豐富的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籍等服務
殘聯組織不斷發展殘疾人康復機構,目前已發展到9775家,為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
開展多種形式的康復服務
衛生健康部門依托各級各類康復醫療機構為殘疾患者提供康復醫療服務;中國殘聯重點加強對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開展聽力語言康復、殘疾人精準康復等工作推進;民政部實施康復輔具應用推廣工作。
下一步,將針對新形勢下殘疾人康復需求,在國務院殘工委的持續組織推動下,推進殘疾人康復工作更加規范、全面發展。
關于加強三級康復體系的融合發展
構建“防、治、康”相結合的醫療服務體系
衛生部于2011年8月在14個?。▍^、市)46個城市啟動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的試點工作。主要是為了在宏觀調整醫療衛生服務資源的同時,明確各級各類康復醫療機構功能定位、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提高康復醫學專業服務能力,建立暢通的雙向轉診制度,逐步構建“防、治、康”相結合的醫療服務體系,不斷提高康復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為全面推動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奠定工作基礎。
促進分級診療的推進
在推進醫聯體建設過程中,始終將康復醫療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在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等工作推進過程中,發揮康復醫療特點,促進疾病不同分期在不同類型的醫療機構間分診轉診,促進分級診療的推進。
下一步,我委將會同多部門進一步發揮康復醫療在分級診療服務中的作用,推進分階段康復的服務體系,利用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推進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及網絡建設,同時不斷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康復醫療服務能力。
關于開展康復醫師的轉崗培訓 加快康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
重視康復專業技術人員培養
深化醫學教育改革,將加強康復等適應健康服務業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列入《“十三五”全國衛生計生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規劃》。落實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累計招收康復醫學科專業住院醫師1996人。
將“建設康復大學”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出將康復大學建設成為教學科研醫療服務貫通、預防與治療相結合的新型高水平大學。
此外,“十三五”期間,中國殘聯印發《全國殘聯系統康復專業人才實名制培訓實施方案》,連續五年舉辦實名制培訓班,培訓人數超過15000人次,進一步提升了全國殘聯系統康復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服務水平。
推進康復科醫師轉崗培訓
下一步,我委將繼續加大對康復醫學人才培養力度,根據臨床需要結合個人需求,加強康復知識的培訓。推進康復科醫師轉崗培訓。中國殘聯會同共建各方加快推進康復大學建設,大力加強以研究為基礎、以應用為導向的康復專業領軍人物、學科帶頭人等高端專業人才培養。同時通過開展殘疾人康復專業技術人員規范化培訓工作,進一步提升康復專業人員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醫保政策向康復治療傾斜 加大康復醫學的政策引導和經濟支持
提高參保人員總體保障水平
近年來,國家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設,穩步提高包括殘疾人在內的全體參保人員總體保障水平。
多項康復治療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2016年,我委會同相關部門印發《關于新增部分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支付范圍的通知》,在原有9個康復項目基礎上,將康復綜合評定等20項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并規定可調整限定支付范圍。進一步減輕了包括殘疾人在內的參保人員的醫療負擔。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共同規范診療項目管理,進一步對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特別是康復醫療項目的支付范圍進行明確和規范。
關于提高公眾的康復意識
設立“全國殘疾預防日”“全國愛耳日”“全國愛眼日”“世界精神衛生日”等,利用節日宣傳節點,針對遺傳、疾病、環境、意外傷害等主要致殘因素,廣泛開展殘疾預防宣傳教育活動。
在“科普中國”平臺專門設置健康分區,對醫療健康相關知識進行全方位科普。
百度百科設立“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專欄。
中國康復醫學會等醫學類全國學會建設科學傳播專家團隊,發揮專業優勢,面向公眾開展有關醫療健康的科普宣教活動。
下一步,我委將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與科技、教育、宣傳、文化、新聞出版等相關部門加強合作,充分利用相關主題日,開展康復醫學相關科普活動,進一步加強科學傳播團隊建設,加大經費投入與政策指導,發展科技志愿者,壯大科普人員隊伍。
結語:遼寧省丹東市人民醫院2020年1月1日被納入“康復進醫保”政策試點醫院;2021年4月1日納入心臟康復治療按病種付費試點單位。康復病種包含:腦梗塞、腦出血、外傷、骨科康復治療、心臟康復治療。其中,骨科康復治療已明確進入醫保結算范圍。
骨科康復范圍包含以下病種:
骨折術后、髖關節置換術后、膝關節置換術后、膝關節前后交叉韌帶重建術后、手外傷(肌腱或神經損傷)術后、跟腱斷裂術后存在的功能障礙
心臟康復治療按病種付費包含以下病種:
冠狀動脈血運重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或冠狀動脈搭橋術)術后、心臟瓣膜置換或修復術后恢復期、穩定型心絞痛、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炎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