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音樂:
我們都知道聲音為中、高、低三個部分,普通音樂是一種聲波,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對人的傳導主要是以空氣為載體,通過人的外聽覺系統,使人的心理可產生一定的感覺,單這種感覺相對比較單一和局限,很難直接對人的生理發揮作用。
音樂在對人體發揮作用的過程中,有兩方面的天然缺陷:一方面由于借助空氣傳導,由于阻力會產生衰減,缺乏臨場感;另一方面,音樂在錄制過程中,信號也會出現衰減,尤其是重低音部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高級“山水”音響設備,也不能完全還原現場音樂的效果,難以產生臨場效果,自然對人的心理和生理所產生的效果也就極為有限。
震動按摩:
震動按摩也是以波的形式進行的,可以直接接觸身體,起到休閑鍛煉的目的。但是,單調的機械式振動無法給人帶來心理上的愉快。
研究表明,人對機械振動的耐受時間不超過3分鐘,即使是再完美的震動感覺,超過3分鐘,人都會產生厭煩心理。所以,震動按摩對身心健康的作用也是很有限的。
體感音樂:
體感音樂由換能器把普通音樂轉換為可以用身體直接感受的震感(體感音波),對人體生物波的干預在于重低音部分,只有這部分的聲波才能和人體細胞、組織、器官產生諧振。因此,只有美洋體感音波把音樂波中的對人體生物波最有效的15-150Hz的重低音分揀出來,把衰減的信號還原,然后經過放大、轉化,作用于人體,充分形成共振,對人體的生理和心理產生有益的影響。
體感音樂是一種正弦波,隨著音樂的節拍、旋律、音程產生,讓人體內的微觀世界徜徉在優美的樂曲中接受波頻治療,不光是振動,也不光是音樂,而是融合了兩者的所有優勢,心理和身體直接感受,雙管齊下,同時作用,實現1+1大于2的效果,有其他療法無可代替的作用。
波動是自然界天然物質,利用自然波和生物波相互感應的作用治療疾病,是一種天然療法,比化學治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和所謂的自然療法更先進、更有效。是一種新型的非藥物治療,在快樂中治病,快樂中運動,身心一體沐浴在音波旋律中,快樂健身,歡樂自療,無任何痛苦,無任何毒副作用,是防治亞健康狀況最好的方法。
TAG標簽:體感音樂,
普通音樂,
音樂區別
當前文章鏈接:http://www.begrp.cn/industry/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