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3706606868
通過音樂的節奏與韻律,調整心臟及循環失調,調節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的作用,使身心全然放松,達到身心平衡,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人體細胞相互共振,激發有益的α腦波,分泌內啡肽,消除焦慮、緊張的情緒,使人體發揮自體治愈的功能。
體感音樂療法(音律)就能助您實現。它將音樂中16~150Hz的低頻振動,通過高科技手段與家具等結合起來,轉換成與音樂同步、對人體直接產生深度按摩與放松作用的完美諧振,能有效調整人的身心頻率和自律神經,改善因失眠或垃圾睡眠所致的各種亞健康狀態。讓您在體感音波的聲場中感受透骨的舒暢!
目前發現它具有以下五方面的功能:
1、讓音樂聲波直接為您的血管、神經、細胞等修復按摩;
2、調節自主神經(交感和副交感神經),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提高肝臟解毒功能;
3、增強心肌泵血功能、提高血氧供應、改善血液粘稠度,讓您的心臟和血液永遠保持年輕活力;
4、增強盆腔活血功能,讓男性功能得到增強、女性內分泌失調得到改善;
5、純天然舒睡香眠,擺脫藥物依賴,從此告別失眠和垃圾睡眠。
因此,可真正實現:大腦放松的同時,身體在運動!
經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亞健康研究室魏育林教授所做的專項研究表明:它是迄今改善失眠、焦慮、抑郁,功能性高血壓,腸胃功能失調和植物神經紊亂(尤其女性內分泌失調)等最為有效的調節手段之一。
體感音樂療法,最早由挪威教育家和醫學家olav skile博士提出。后來經日本音樂治療聯盟理事、先鋒音響創始人、工學博士小松氏經過20 余載的研究,開發出了今天的第五代小型高效換能器及其相應的體感音療產品。
目前,這種全新概念的自然生態療法,已在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醫療機構、酒店客房、美療會所及家庭中,都得到廣泛應用。
我國備戰2008北京奧運會的運動隊(如舉重隊)中,有的已采用了這種體感放松技術,以幫助他們快速恢復體能和超水平發揮運動成績。
用于體感音樂療法的曲目,必須經由醫學設計并特別錄制(如五行療效音樂、醫學共振音樂等)—— 即必須是功能音樂。
那么,什么是功能音樂呢?
就是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對特定的聲音(如器樂、人聲、天籟之音等)進行特殊的編配和處理,針對有特定需求的人或其他生命體,能夠產生特定作用的音樂或聲音序列。
它與那些常見拼盤式的“養生保健音樂”有著本質的區別。功能音樂不需要你去弄清楚音樂的旋律、結構等等,只要讓音樂的聲波直接進入你的體內,讓人體這個“小宇宙”與外界的音波能量之間形成和諧共振與結合,醫療的目的就達到了。所以,功能音樂建議在體感振動設備(譬如音樂床墊或沙發上)聆聽!
目前國內外公認具醫療價值的功能音樂有:
(1)醫學共振音樂(微宇宙音樂);
(2)雙腦同步音樂;
(3) 暗示音樂;
(4)信息音樂(潛意識音樂);
(5)中醫五行治療音樂(金木水火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