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3706606868
《黃帝內經》首先提出了五音療疾思想,并根據“五臟相音”理論把五臟與五音對應聯系在一起,強調不同調式的音樂對人的身心具有不同的影響,以此來調理臟腑陰陽。同時,可通過“五音聞診”來診斷疾病,進而辯證施樂,對疾病進行判斷與治療。
音樂療法由來已久,《說苑》記載的5000年前原始部落苗父用竹管樂器為患者治療疾病,應該是我國最早的音樂療法的文獻記錄。隨著以《禮記》和《黃帝內經》為代表的關于音樂治療理論的出現,五音療法開始形成基本完善的體系。《樂記》確定了角、徵、宮、商、羽五音。其中“樂者樂也,琴瑟樂心;感物后動,審樂修德;樂以治心,血氣以平”等提法,是古代音樂體系的醫學價值,是對音樂的高度評價。
《呂氏春秋》:“音樂之所由來者遠矣,……本于太一。太一出兩儀,兩儀出陰陽。”[1]可見音樂源于“太一”,由“陰陽”變化而來。它對應天之五行、地之五季、人之五臟。音樂乃是利用外在規律的聲音秩序,來恢復人體內部陰陽的和諧,維持平衡發展,這是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表現。
一般來說,我們接受音樂的方式可分為兩種:一是有意識的去接受,一是無意識的去接受。在日常生活中聽音樂,我們總是很注意音質音色的變化、曲調的高低長短、節奏等,感受音樂中所傳達的信息,并與音樂產生心靈上的共鳴。
聲與音的區別 :五音是中國正統的音樂源頭,它影響了中國音樂幾千年。五音是樂音,是在樂器發明以后才被發現的。因為這五個音與五聲一樣可以誘發出相應臟腑經絡的感傳,故使用了五聲的具體名稱。即:宮、商、角、徵、羽。《黃帝內經》中的音樂療法使用的正是五音體系,其基本觀點是五音與五臟相連系。五音是最早的標準音。第一、聲與音的本義不同,“聲”的本義是指人從聽覺中獲得的聲音,是天地萬物間的一切聲響。第二、聲與音的來源不同[2],有“外”與“內”之別,《說文解字注》中“生于心有節于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也;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聲是最簡單的、沒有節奏的;音是進行整合后復雜的、有規律變化的聲。“音”是由“聲”變化發展而來,具備旋律和節奏的變化。
五音首先是診斷方法其次才被用于治療,它從一開始就屬于診斷的范疇,如“聞其聲,而知其形”。《黃帝內經》中:“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可看出五音與五臟相互對應、相互影響。肝—角—呼、心—徵—笑、脾—宮—歌、肺—商—哭、腎—羽—呻,并通過與五臟相應的五音變化,了解五臟精氣的盛衰,進而診斷疾病。《素問》:“五臟相音,可以意識。”中明確提出以“五臟相音”理論為指導的“五音聞診”是聞診的核心[3],在中醫四診中更應受到應有的重視。我們往往只將五音看作是治療的手段,而忽略了五音同時也是一種診斷方法。
在臨床應用中,以五音調式為基礎,結合陰陽五行對人體性格特質的分類,根據五臟的生理特征,直接或間接地作用于軀體、心理,辨證施治,分別施樂,因人因時而異,從而達到恢復人體臟腑功能和氣血津液正常運行的目的。中醫辨證論治基于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和辨證思維,因此五音療疾臨證選樂時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辯證。
《靈樞. 憂恚無言》介紹了人發音器官的解剖部位和生理功能。如:“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會厭者,音聲之戶也。口唇者,音聲之扇也。舌者,音聲之機也。懸雍垂者,音聲之關也。頏顙者,氣分之所泄也。橫骨者,神氣所使,主發舌也。此文也同時講述了人猝然無音的病理機制是:“寒氣客與厭,則厭不能發,發不能下至,其開闔不致,故無音。”
《黃帝內經》中沒有提到古十二律的名稱,但有兩處提到六律與十二經脈相合。如:在《靈樞. 經別》中說:“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者,此五臟六腑之所以應天道者也。”;在《靈樞. 九針論》中亦說:“六者律也,律者調陰陽四時而和十二經脈”。從以上可知六律與十二經脈和五臟六腑有密切的聯系,這里隱含了五音和大音(或稱太音)與后者的關系。這十二個能與十二經脈相連系的樂音,根據其與經脈的聯系性質可分成六陽律(與六陽經相連系)和六陰律(與六陰經相連系)。從樂音的經絡感傳實驗中可知六陽律和六陰律是兩個八度的樂音組,為了區別一個八度的十二律我們稱其為古十二律。
音樂是人類創造的偉大的精神財富,它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通過心理和生理作用影響身心和行為。能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腦中風患者多有恐懼、激動、悲傷、焦慮、痛苦、心情壓抑、對人、對事失去興趣,空虛、自卑,甚至厭世,拒絕治療等不良情緒反應,因此對于中風患者有很好治療效果!
1890年,奧地利醫生厲希騰達爾提出了“音樂醫生”的概念,但世界范圍內反響不大.1944年和1946年,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和堪薩斯大學先后建立了專門的音樂治療課程來訓練專業音樂治療師.1950年,美國率先成立了音樂療法協會(NAMT)標志著音樂治療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由此誕生了
音樂療法是新興的綜合性學科,它集心理學、醫學、音樂學為一體,以心理治療的理論和方法為基礎,運用音樂特有的生理、心理效應,使患者在醫生的幫助下,通過辨證分析,選擇合適的旋律、節奏、音量、頻率等,達到消除身心障礙、恢復或增進身心健康的目的。總結分析了身心疾病的特點、范圍及音樂療法的應用、作用機制,為音樂療法在身心疾病中的應用奠定理論基礎。